德國材料制造商科思創日前宣布,已完成臺灣彰化基地熱塑性聚氨酯(TPU)產線的擴增,將總產能提升30%,以應對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是來自東南亞國家制鞋等行業的需求。在此之前,科思創自2018年起已陸續擴大美國新馬丁斯維爾(New Martinsville)基地的TPU產能,并提高在日本合資企業的持股比例。
TPU作為彈性體,在常溫下具有橡膠的彈性,高溫下也可被塑化成型。因其材料性能佳,且易加工,被廣泛應用于制鞋、汽車及IT等行業。全球TPU市場需求年增長率在2017-2022年期間預計將達到6% ,其中主要增長將來自亞太地區。科思創熱塑性聚氨酯生產與技術負責人Stephan Ehlers博士表示:“科思創看好TPU的需求增長,因此期望通過在全球各地擴增產能的市場戰略來更有效率地服務客戶、滿足鄰近市場需求并鞏固科思創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科思創熱塑性聚氨酯業務總裁儒墨博士(Dr. Thomas Roemer)表示:“彰化廠是科思創在亞太地區較大的TPU生產基地,并且是TPU的亞太研發中心。此次產能擴增后,科思創將更有效地研發出多樣且創新的產品,如生物基TPU,以滿足亞太市場的需求。”
突出材料特性,量身打造多元產品應用
TPU因具備柔韌、耐磨耐油、彈性佳與可回收等材料特性,已成為取代傳統橡膠等材料的解決方案。以制鞋行業為例,TPU可依據不同的材料強度,應用于鞋面材質、鞋芯墊片、中底、大底、鞋跟以及外觀品牌標識等特殊造型。
此外,由于針織技術可以提高產品設計感,并降低制造過程中所需的材料用量,針織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運動鞋等表面設計。為此,科思創也進一步研發出創新的TPU紗線,以擴大TPU材料在針織技術中的應用。
科思創已在臺灣扎根數十年,并在IT與制鞋等行業中扮演推動創新的重要角色。臺灣科思創總經理李銘城表示:“我們期望能夠善用并展現臺灣的創新潛力,創造產業協同效應,同時攜手本地行業合作伙伴,積極開發產品,跨越技術極限,回饋社會。”